ICC訊 隨著人工智能(AI)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也隨之上升。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一些數據中心為了應對AI帶來的額外開支,不得不向客戶提高價格。與此同時,數據顯示,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和托管數據中心的容量需求正在快速增長,而企業(yè)自建數據中心的容量需求則相對萎縮。
《華爾街日報》援引商業(yè)地產服務公司CBRE Group的分析稱,在北弗吉尼亞州,這里是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市場,擁有超過275個設施,今年可供租賃的電力量縮減到38.4兆瓦,而去年為46.6兆瓦。在這個地區(qū),數據中心客戶每月每千瓦的電力費用高達140美元,比2022年的130美元上漲了近8%。相比之下,在硅谷,客戶每月每千瓦的電力費用高達250美元,比2022年的175美元上漲了43%。
數據中心面臨的成本壓力不僅來自電力消耗,還包括處理能力、先進芯片、供應鏈挑戰(zhàn)、AI技術等方面。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人工智能應用比傳統(tǒng)軟件消耗更多的能源,因為它們需要處理更多的數據。在幾天內,一個單一的AI模型就可以消耗數萬千瓦時的電力。生成式AI模型,例如OpenAI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所使用的技術,比標準AI工具大上100倍?!贝送猓ㄔO、勞動和公用事業(yè)等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斷攀升。
與數據中心成本增加相對應的是云服務市場的快速擴張。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數據,過去十年,企業(yè)在云服務上的支出以每年約42%的速度增長,從2012年的100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2270億美元。相反,企業(yè)在數據中心硬件和軟件上的支出僅以每年約2%的速度增長。
Synergy Research Group還提供了全球數據中心容量使用情況的分布數據。2022年,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在全球所有數據中心容量中占據了37%的份額,而2017年這一比例僅為17%。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指那些由亞馬遜、微軟、谷歌等云服務巨頭運營或租賃的大型設施。其中一半是自有數據中心,另一半是租賃數據中心。非超大規(guī)模托管設施占據了23%的份額。而企業(yè)自建數據中心在2022年占據了40%的份額,比2017年的60%大幅下降。
Synergy Research Group預測,在未來五年內,“雖然企業(yè)自建數據中心在總容量中所占比例每年將下降兩個百分點以上,但其實際容量只會略有減少。托管設施在總容量中所占比例將保持相對穩(wěn)定。”該公司還預測到2027年,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將占據超過50%的容量份額,而企業(yè)自建數據中心將降低到不到30%。
推動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數字消費服務的繁榮。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在線游戲等服務需要大量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而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可以提供這些能力。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統(tǒng)計,目前全球有約900個由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運營商擁有或租賃的數據中心。
新聞來源:中國IDC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