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這件小事,在職場也能折騰出一番大動靜。每到
午餐時間,總能看見三五成群的白領們魚貫走出寫字樓,邊走邊聊很是熱鬧。但也不乏獨來獨往的獨行俠,這類人不免會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簽。
在職場,午飯被視為最見效的交際方式,一旦不能融入團體,想要混好還真不是件容易事。
“午飯恐懼癥”悄然而生
職場如戰(zhàn)場,白領迫于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正變得越來越脆弱,聚會恐懼癥、老板恐懼癥、交際恐懼癥、工作恐懼癥……現(xiàn)代職場人的恐懼癥種類繁多,最近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名詞“午飯恐懼癥”。
“午飯恐懼癥”是新近兩年網(wǎng)絡盛行的流行詞匯。白領到了午飯時間就糾結,主要“癥狀”為:單位沒有食堂,一些上班族不得不外出吃飯,“午飯團”、“午飯交際圈”等職場新名詞應運而生,同時跟誰一起吃、一起吃什么等等,卻也開始成本白領的煩心事,因為小小一頓
午餐,吃得不好可能影響職業(yè)前程。
“大學讀書時,吃午飯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幾位好友一起到食堂吃飯,有說有笑很開心、,如今真是懷念那段純真的友情。”職場新人小王自打上班半年多來,每天都為和誰一起吃午飯而發(fā)愁。剛來公司的時候,小王與同入職的新人小趙一起吃飯,如今小趙辭職已經一個多月了,她也就成了“孤雁”。“早知道這樣,當初就應該和同部門的前輩一起吃飯,”小王說,因為自己是新人,怕剛進公司就和前輩一起吃飯,會被貼上“拍馬屁”的標簽,推了幾次之后,人家也就不再約她了。
一項網(wǎng)絡調查顯示,職場新人患上“午飯恐懼癥”的正不斷增加。加入一個新的工作環(huán)境,他們有的擔心跟公司前輩一起吃午飯會有壓力很拘謹,有的又因為找不到一起吃飯的同事被孤立,所以產生了午飯恐懼。
“飯搭子”就是“小圈子”
職場競爭相當激烈,職場人想要混好的確不容易,除了謹慎做事,小心做人外,交際應酬更是有著諸多講究。
零點調查公布的《中國居民溝通指數(shù)》顯示,“飯局社交”仍是中國人最為普及的社交方式。對職場人而言,“飯局社交”最直接的體現(xiàn),正是每天必須面對的這一頓
午餐,從某種意義上說,拉幫結伙下館子,已經不僅僅是吃頓飯那么簡單,更多的是交情、站隊等
人際關系。每到
午餐時間,通常是有共同語言的幾個同事聚在一起吃飯,俗稱“午飯團”,聊的內容除了時事、熱點、八卦,還會涉及領導舉動、對某個決策的看法等等。在職場上混得好的人,能融入好幾個“午飯團”,這就是本事,職場交際的好手。
資深職場人MARK透露:“說白了,"午飯團"就是一個職場圈子,話題內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合得來。只要吃得愉快,就能增進同事間的感情,而一旦融入了圈子,則會掌握更多的信息,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很有幫助。”
至于不少職場新人患上“午飯恐懼癥”,有關專家建議:關鍵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培養(yǎng)自信心和抗壓能力,躲避只會讓問題永遠存在。多嘗試跟他人產生聯(lián)系,找到擁有共同話題的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把午飯當作和同事建立友誼的平臺。總之放下顧慮,總會有一個飯桌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