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商務部公布了對原產于美國、日本、韓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huaquanjd.cn/site/CN/Search.aspx?page=1&keywords=%e5%85%89%e7%ba%a4%e5%8f%8d%e5%80%be%e9%94%80&column_id=ALL&station=%E5%85%A8%E9%83%A8" target="_blank">光纖反傾銷</a>調查的終裁決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對原產于美國、日本、韓國的進口被調查產品征收7%~46%不等的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同時,對于全球光纖行業(yè)第一巨頭——美國康寧公司,由于其終裁傾銷幅度為1.51%,屬于微量傾銷幅度,因而免于征收反傾銷稅。至此,這起被稱為“中國通信產業(yè)第一例反傾銷案”的案件暫告一段落。</P>
案件所涉及的各方對終裁決定的反應,自然因參與案件的目的而有所不同。從國內光纖生產商的角度看,盡管商務部的終裁對被調查的光纖產品征收了幅度不等的反傾銷稅,同時還將在初裁階段游離于制裁范圍之外的G652D單模光纖也納入了被征收反傾銷稅的范圍,但由于申請發(fā)動本次反傾銷調查所指向的最主要對象——康寧公司的傾銷幅度被認定為微量而被免于征收反傾銷稅,國內光纖生產商參與案件的最初目標因而未能完全實現。而案件的另一方康寧公司則對終裁的結果表示出熱烈的歡迎,并不失時機地聲稱“康寧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都不存在傾銷行為”,頗有趁熱打鐵以鞏固勝利成果之勢。</P>
當然,據有關媒體報道和一些接近消息源人士透露,康寧公司自反傾銷調查提起之時起就利用各種關系約請美國各界人士向中國商務部施加不同程度的壓力,而商務部對于本案在程序上的一些處理(如將對康寧公司的反傾銷調查延期了6個月)也似乎向人們預示了一些相應的跡象。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這些國外力量對于終裁結果究竟起到了何種程度的影響,并且反傾銷調查和訴訟運作本身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執(zhí)行問題,而是一個雙方政治經濟實力的綜合博弈過程;雖然國內光纖生產企業(yè)可能在近期對終裁結果作出新的反應(如在適當的時候提起復審),但這些反應除了對今后相關國內企業(yè)提起和應對反傾銷調查具有一定借鑒意義外,似乎對于國內光纖企業(yè)自身已不具有太大的現實意義。</P>
應該看到,除康寧公司外,商務部的終裁對屬于調查范圍內的其他產品都作出了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這本身就決定了在今后征收反傾銷稅的5年時間內,國內相關企業(yè)已經在國內市場競爭中取得了相對于這些產品的優(yōu)勢,因此,國內企業(yè)的當務之急應是利用訴訟的有利結果,致力于改善光纖行業(yè)資金周轉和不正當競爭等內部問題,爭取在5年期間結束時將產品的競爭力提高到能與這些被制裁產品充分競爭的水平。否則,即使商務部在本次終裁中裁決向康寧公司征收較高額度的反傾銷稅,一旦征稅期間屆滿,國內企業(yè)產品仍然無法很好地應對國外跨國公司光纖產品的競爭和挑戰(zhàn)。(第一財經日報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