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華爾街日報3日刊文指出,預計到2030年,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
不過時間回到在1990年,美國和歐洲生產著世界上四分之三以上的半導體,而現(xiàn)在,兩個國家(地區(qū))的產量比重不到四分之一。
隨著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崛起,美國的制造業(yè)在近幾十年來逐漸離開本土。部分原因在于,亞洲的國家政府會為芯片廠商提供補貼激勵政策,以鼓勵建造工廠,發(fā)展本土產業(yè)。與此同時,美國以外的半導體供應鏈不斷壯大,以及能夠操作高昂制造設備的熟練工程師隊伍不斷擴大。
因而近幾十年來,美國高科技制造業(yè)“外逃”一直是市場的一個話題。與其他高端制造業(yè)相比,流失現(xiàn)象在計算機硬件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尤為明顯。
(圖源: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xù)發(fā)展下去,未來幾年中國大陸的產能迅速增長,而美國在芯片制造領域的份額將進一步縮小。在2030年,中國大陸預計將成為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
(圖源:華爾街日報)
不過針對這種可能性,華盛頓做出了不同尋常的反應,即不斷對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yè)施加管制,甚至利用政治手段進行打擊。對此,中國政府也提高了對芯片產業(yè)的支持力度,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投資規(guī)??涨褒嫶?。
盡管報道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進一步推動了美國讓芯片制造行業(yè)回歸本土的進程,但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建立起來的生態(tài)系,芯片廠商當真能放棄嗎?